蓝云 发表于 2014-1-12 17:10:44

“折叠男”转型公路+折叠双修,陆续更新锻炼记录

本帖最后由 蓝云 于 2014-1-15 14:57 编辑

前段时间,一口气上了两辆公路车,一碳架(测试用车,压缩盘50/34T)一铝架(练习用车,标准盘53/39T)。拉开了公路车和折叠车双修的历程。(PS:公路车就像“小三”,精心设定调整好了,概不外借,舍不得,呵呵。)

折叠车与公路车骑行感受对比
发力:我改装后的“小六”折叠车骑姿偏休闲舒适,加了8厘米的把立,上半身也比较舒展,车把高度低于车座高度,比一般未经改装的折叠车更好发力些。
公路车只要做到了“收小腹立骨盆弯弓背”,“上半身重量主要由腰腹来支撑(而不是像骑山地车那样靠手臂来支撑),手臂略弯曲(辅以轻拉把协助腿部发力)”,就能顺畅发力,将腿部发出的力更有效率的传递到脚踏上。在Fitting的基础上良好设定的公路车摇车显得非常好发力。我抓手变摇车掌握得较好,下把位的摇车要差些,跟腰背的柔韧性不够有关。Fitting的两个关键数值一个是等效水平上管长度,一个是Setback值,也就是座杆中心到中轴的水平距离。这两个合适了,其他的都好说,无非是把立的长短问题和座子的前后微调的问题。

惯性:小轮径的轮组缺乏惯性,速度的维持有点困难。公路车大轮组的惯性维持较好,容易保持速度。

齿比:骑公路车就得练力量(练力量的方法有很多,今后更新再表),悠起来后,平路上53/17T(有时高速时甚至用53/15T)的齿比必须蹬得溜溜转,否则一小时平路个人计时(ITT)肯定过不了40公里。我爬妙峰的最陡一段坡一般用到39/21T就够用了,要上更高踏频,偶尔也用39/23T。用公路车爬超级陡坡缺乏实践,现在够呛,按我折叠车52/28T的摇车上新老马道齿比,公路车等效39/26T齿比摇车上新老马道应该没有问题,何况公路车要轻很多。但我公路车最大飞轮是25T,所以39/25T摇车上新老马道现在打个问号,今后有机会挑战下,适应下没准有戏。

第一页是概况介绍,第五页开始是骑车练习及辅助练习记录。。。。。。

为了支持折叠小轮版,此贴长期更新(兼做骑车练习记录),欢迎实质性交流,也感谢“水顶”,但无实质意义的“水顶”恕我有可能不回复。

没说明白 发表于 2014-1-12 17:32:07

{:soso_e179:}心明眼亮都志强!

蓝云 发表于 2014-1-12 17:41:22

1

本帖最后由 蓝云 于 2014-1-16 07:59 编辑

测试用碳公路车的主要配置:

Koga Solacio入门级碳公路整车(整车重8公斤整,不含脚踏),碳架和碳前叉据店家介绍和我确认是欧洲原产的,架和叉跟同品牌的中高端碳公路车一样,属于高模量的碳纤维,这点比较满意。
车架XS号,等效水平上管实测51.5厘米。
轮组和套件配置一般,由于车架底子好,未来还有较大的升级空间:手变 Shimano 105,前后拨及飞轮:Shimano 4600(10速系统),飞轮齿数(11-25T);
牙盘比较满意: FSA Gossamer次顶级7075硬铝合金CNC压缩盘(50T/34T)
轮组:Koga原装 2πRace1700 综合铝轮 (培林轴)(据说由FSA代工的,做工不错,未实测重量)
把组和坐管:Koga原装,较重,但做工没得说。
脚踏:Wellgo M20(自配的)
脚踏多说两句,本人以前骑单速练出来的,可以将平踏的效率发挥得差不多,加上长期形成的肌肉记忆效应的惯性,至少要半年才能完全将锁踏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,改起来不是一日之功(虽说我已能熟练解锁),决定今后不上公路自锁了,反正只参加测试,不参加竞赛。本人骑平踏比习惯锁踏后肯定要吃点亏,但比起很多人来说吃亏算小的。

本人感觉,8公斤整的测试用车对我这种“低烧”级业余爱好者基本够用了,反正今年不会去升级减重了,不想折腾了,费神得很。

下图是刚到手时拍的。跟下图比较,现在前叉上管已截短,把立下面只留了一个垫圈,车把和车座落差合适,也更显利落。




随行552 发表于 2014-1-12 17:41:29

俺赶脚,小轮径车车骑起来很轻巧,但木有大车骑起来舒畅。

蓝云 发表于 2014-1-12 17:41:47

2

本帖最后由 蓝云 于 2014-1-16 07:55 编辑

练习用铝架铝叉菜公路车

车架,MossoScamper 7005铝合金车架,Team Replica前叉 车架立管48厘米,等效水平上管51厘米。
把组:GIOS公路车拆车件
轮组:Shimano RS10 入门轮组(滚珠轴)
传动及变速 Shimano 2300套件8速系统,飞轮12T-25T。其中牙盘换用 Prowheel 7075硬铝CNC标准牙盘53/39T。
夹器:Tektro(彦豪)
座垫:KHS T33 拆车坐垫

以上配件除车架前叉轮组外,有很多是亲戚和车友友情赞助的,再次感谢!

蓝云 发表于 2014-1-12 17:42:13

3

本帖最后由 蓝云 于 2014-1-16 07:56 编辑

今后折叠车“小六”(HT060改装强化版)的用途,香山锻炼专用车,以及参加折叠小轮活动时用。

蓝云 发表于 2014-1-12 17:42:32

4

本帖最后由 蓝云 于 2014-1-16 08:00 编辑

今后单速XC公路车的用途
用途有二:
公路车练习后的休闲骑排酸;
有氧休闲骑游。

蓝云 发表于 2014-1-12 17:42:53

本帖最后由 蓝云 于 2014-1-13 12:41 编辑

由于没地儿放动感单车了,所以放弃购买动感单车或骑行台;

改用几个简单道具练力量和心肺:
沙袋一副,一对总重4公斤,属于中量级,N种方式练腿部肌肉。
跳绳一根,用来练心肺(双摇,心率可上90%)和有氧减脂(单摇,心率可控制在70%左右)。
健腹轮一个:用来练腹肌和上臂肌肉。
其他辅助徒手操:双腿负重深蹲;单腿深蹲起立(老年人或体重大者这个动作最好别做,易伤到膝盖),俯卧撑,仰卧起坐。

蓝云 发表于 2014-1-12 17:43:51

6

本帖最后由 蓝云 于 2014-1-15 14:56 编辑

几种骑车练习方式:(有其他好建议的欢迎补充)

10分钟间歇式爬坡练习,10分钟一组(心率达到85%以上),尽最大能力爬坡,开始每次练习做3组即可,每组之间放松骑几分钟恢复下,今后看情况可加点儿量。

30秒间歇式平路冲刺(心率可达到90%~100%,让心率突破RT阀值,甚至进入无氧区,这个心肺功能不好的不要做,比较危险),瞬间加速到50以上的时速(一定要选择路况允许的宽敞路段),开始做5组,每组之间慢骑3至5分钟恢复下。

有氧基础耐力练习(心率大概在65%至80%之间):每次3至4小时,每隔一小时休息一次或放松骑一会儿,可跟周中或周末活动结合起来。

前两项练习非常枯燥,自己骑游探路看景出身的,都不好说能不能坚持。。。有机会还是要适当练练,哪怕少练点也比一点不练要强点。

毛老师 发表于 2014-1-12 17:46:06

那我也需要练练力量,10日那天,小车慢慢骑说我的踏频还是太低了,座位也有点偏高,说我有点香山后遗症,我理解是觉得我每一次踩下去都感觉在用力。另外一个大问题我自己感觉是没画圆,确实就是用力前踩为主,新手骑车多数都这样。这样的结果可能就是用力的效率偏低
页: [1] 2 3 4 5 6 7 8 9
查看完整版本: “折叠男”转型公路+折叠双修,陆续更新锻炼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