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553|回复: 2

[热点讨论] 刘岩与六间房复出:现在玩的是关系生意经(转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7-9 21:08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亲,以车会友,扩大圈子。注册一下吧?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
×
上周二下午,今年北京气温最高的一天,地面温度估计超过50°。我打车去西四环世纪金源见六间房的CEO刘岩。没什么重要的事儿,我和CEO们的例行聊天系列之一。但刘岩却是我list中非常重要的一位。

他介绍了我与我现在的老板吴海(桔子水晶酒店集团CEO)的认识,当然,这或许只是他众多相互介绍朋友们认识的一次普通行为,但对个体而言,我是非常感谢的。

当年,恩,只能说当年了,估摸是2010年左右,那会搜狐正在做微博,我也还在搜狐干着媒体报道的工作。每一个频道都会接到微博拉客的任务,也就是需要邀请业界名人到搜狐开微博。那会的微博可以算得上正处于爆发前夕,搜狐微博行动略缓,但作为一款媒体辅助工具,微博业务率先在频道内展开了,首先就是得有名人。

我们基本上是对着电话本,看看还有哪些业界名人还没开通微博,到了L序列,看到了刘岩。视频网站那会也还很火,大约在一年前,刘岩在搜狐演播室做了一次嘉宾访谈,我做的主持,刘岩说现在的视频网站已经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电影站,大约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估摸着六间房已经开始要转型了。

这次访谈之后,我们就算认识了。我打电话说明了来意,他还真没在新浪开微博,估计给我面子,答应开一个。开通之后写得不多,后来他对我说,我给你介绍一个更牛逼的人来开微博。这个人叫吴海,连续创业者,在携程、艺龙、新浪都干过,现在在创业做酒店,可以算得上是在线旅游行业的活化石。

不好意思,当时没听过,但CEO朋友的介绍和背书,应该错不了。后来,吴海开了搜狐微博,开始写他的创业故事,微博描述为做婊子不立牌坊,成者王侯败着寇。

刘岩后来组了两次局,我和老吴都参加,慢慢的我和老吴熟了,这俩哥们贵为CEO,但真是接地气,没有什么距离。对于我一个做媒体的人来说,如果能和CEO们成为朋友,那是看得起我。

后来,后来,再后来,我就从搜狐离职,跑到老吴的桔子水晶酒店集团做市场营销总监去了,现在天天和老板插科打诨,微博搞基,当然,你可别说我们什么事儿没干,2011年到2012年,桔子水晶十二星座微电影,借着微博的东风,猪都飞起来了,那是何等的牛逼闪闪。

额,楼歪了。继续说刘岩和他的六间房。2011年年中的时候,六间房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视频网站,但已经不在行业前列,那个时候老刘还帮我们推广桔子水晶的微电影。

大约从年底开始,老刘和我们说,六间房要转型,不做视频网站了,要做在线视频演唱会此类社交视频模式,我和老吴都将信将疑,期间参加过一次六间房的在线选秀总决选观摩,判断这是一个线上与线下都必须结合的很紧密的业务。这特么不是O2O么。

歌手在电脑面前表演唱歌,靠嘴来聚集人气,观众在电脑的另一端现场收看,你能插入前排,你能送个花,飞个吻,甚至还能当暴发户送一大队的航空母舰,全靠实力赚人气,网站和歌手靠观众的道具打赏分成,这就是基本模式。老刘随后就扑到他的新转型业务上了,一直杳无音讯,直到最近,我在艾瑞的会上看见老刘出来做演讲了,我隐约感觉到,六间房的转型可能已经差不多了,适逢自媒体聊天盛行,我向老刘发出了聊天邀请。

六间房的办公室在西四环一个挺荒凉的地段,办公楼不现代,和我两年前去的时候一样,没变化。进门右侧有一个鱼缸,但不是玻璃的,而是石头掏的,有点像我老家的水缸,水缸里有鱼,想都不用想,鱼的数量是六条。后来我问他这有什么意味,他说鱼一直跟着,六条,人到中年,这是一种敬畏。新办公室正在装修,西直门那边,鱼还会过去。

聊天的时候,会议室窗户边突然跑来一只猫,纯白色,蓝眼睛,伸着爪子似看非看的注意着我们。老刘说,一只流浪猫,之前从楼下一直跟着他到办公室门口,他说了一句,如果你进来我就收了你。话毕,流浪猫跨进了六间房,成为了办公室的另类员工。

相比猫和狗,我更喜欢猫,不哈着你,傲气带点偏执,甚至惹急了挠你。老刘说,这猫经常在应聘者填写信息的时候突然出现,斜着脑袋看一看,然后跑了,莫非这是在面试?倒把面试者吓一跳。

每一个闭关数年的CEO,前面的时间都会变成采访者,我成为受访者。老刘问了一些关于媒体和自媒体发展的问题,我也全盘托出。这只是个小玩意儿,不值得去做太多关注。他的状态相比之前打电话时的各种疲惫已经有了很大改观,之前打电话约吃饭,或者是身体状况不太好,或者是网站审核有问题。两年后再见,相由心生,要么是身体恢复,要么是业务转型小有成果。我看来核心原因是后者,男人的事儿,其实就是那个事业的事儿,事业好了,什么烂七八糟的身体毛病全跑九霄云外了。

这些只是聊天的前奏和细节,下面我奉上当时我们聊的关于业界和业务方面的文字。

他们近期将有一些动作,我就不剧透了,但这预示着他们再度归来与进入江湖刷存在感与参与感,这篇文字权当做对刘岩和他的六间房的复出纪念。是为祝贺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“几个巨头惦记着六间房秀场模式,但不是他们想玩就能玩的”

刘岩:很多大站都上过六间房秀场这种产品。搜狐做过,但后来下了,新浪投的9158。最近优酷和百度等,也都在尝试类似六间房模式的产品,这之前,他们觉得这是个小行业,不愿进来,现在看到我们做的不错,一看每年好几亿,他们也开始往里跳,但我认为,他们并没有准备好,就像当时的搜狐,包括优酷,最终不会有太好结果,原因就是,他们原来做视频,是拿美国人的模式做,美化的思维。我们现在做的社交视频,必须得落地,什么叫社交?其实就是构建关系,但关系这玩意儿,中国和美国差异大了去了,原来的视频网站是经营内容,现在变成了经营关系,用关系套现。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和玩法。

讲讲所谓的关系,也顺便给竞争对手们一些“启发”,我们不得不认清一点,中国人普遍习惯用钱来表达关系,当然也是维系感情的一种做法。下属和老板,偶像和粉丝,同事之间,比如谁过生日,谁结婚,过年过节给孩子红包,同事、朋友、客户吃的每一顿饭,细想哪顿是为了吃好吃的,都是为了关系,这跟美国人的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。你可能没意识到,但粗略一算,这个“关系经济”很可能消耗掉你年收入20%以上。

这说明什么问题呢?很明显,社交视频网站和传统视频网站,在产品、文化、用户习惯,各个维度上都不同,再拿美国模式和传统网站的思维来做肯定不行,他们来到这儿,就像鬼子进了青纱帐,危险远远大于机会。其实,谁来做社交视频我们都欢迎,来的玩家越大越好,我很期待和真正的对手打一打,把牛X的打掉,才是真的牛X。

从另一方面讲,我觉得他们也是挺没劲的,开始看不起我们的一亩三分地儿,还到媒体、政府等各个地方诋毁我们,现在看到社交视频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了,规模够了,各种行业报告也出来了,他们就忘了自己曾经说的了,开始往里跳,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弄脏了,互联网有帮人挺没节操的。不过我也可以预言一下,在需要创新的领域,缺乏智商的人一定会死的很惨。

“融资的价值不在钱,而是时间和心态”

刘岩:中国的创新创业者,一直是痛并快乐的。六间房这几年做了很多的尝试,现在有了一些阶段性的结果,成为社交视频的引领者,我们也愿意把一些经验或教训拿出来跟大家坦诚分享。早些年,为了生存,我们不得不说些空话,那滋味实在不好受。现在我们实际数据8000万,我可能跟别人只讲5000万,但以前如果是8000万,你得喊1亿。在一个浮躁,缺乏理性的时期,每个人压力都很大。

现在的感觉很好,我们公司很屌丝范儿,我们就这样,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。这几年,在运营思路上,跟过去有很大不同。去年我们还是做了一轮融资,没对外发布,快结案的时候我有些犹豫,就跑去跟冯波聊了聊天儿,我说要钱干嘛呢?我们本来是盈利的,现金流也不错,融资钱进来了又不花,但却稀释了大家的股票,那为什么还要这个钱。然后冯波说了句很经典的话:“让时间在你这边”,就是你真的碰到什么事的时候,你有更多的选择,更多的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。我觉得有道理,就做了。以前咱们俩也聊过,我说一个企业,把融资当作一种业绩是挺可耻的,但融资也确实有它的价值,川(高原资本涂鸿川)和LB investment他们投进来,对我们就挺好的,我觉得川和LB的崔博士跟我们配合的都挺好的。但是这里面的价值真的不是钱,去年川他们投资前,要我给个用资计划,我说没有,我说不花这钱,他说你不花也得写上,然后我就给他们随意写了一个方案,漏洞百出,然后他就拿回去用了。当然这些钱现在也确实没花,还都翻倍了。

有时候也在想,是不是我们不应该要这个钱,你觉得钱可能没有对业务起到直接作用,但事实上呢,还是很有用的,抛开投资人各种在业务上的帮忙,最主要的是一个气场,也不一定说你占着那么多钱就更加自信,我觉得是会有一点儿的,但不完全,总之是这个气场更加强大了,然后就自然汇聚了更多的业绩、资源和钱,然后业务就越来越好,人也是一样的,良性的气场会让你更加自信,更加健硕。

现在看,我们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人均产值和收入最高的公司之一。按照我们现在收入规模,1000人属于正常,但我们只有250人,其中100是审核人员,还包括刚刚在上海收购的一个非常牛的团队——他们是世界最大的聊天室软件公司,在中东、欧美,最大的独立聊天室,全是他们做的。

“想赚社交的钱,必须弄明白关系”

刘岩:Social(社会化)是社交视频非常核心的价值链。Face book在美国做实名社区做得特别好,中国比较好的就是QQ、微信,微信有点实名的特征,QQ以匿名为主。这种实名社区势必会演变成新浪微博这种,不仅实名,还要装成公知,那就不是自己了。其实互联网上人们常常是有两个身份的,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。第一身份干嘛用呢,比如现实社交中,吃饭、上班,大家都知道你叫陈中。第二身份,假如到天涯社区讲点什么过激的,QQ、陌陌上泡个妞,就得用个别人不知道的名字。新浪微博就是偏所谓第一人称的社区,公知、意见领袖发表观点,有粉丝崇拜,逐渐形成一种社区体系,但在中国,我认为,做纯实名社区没太大的前途,因为这些用第一身份社交的公知们,表现的未必是真实的自己。

但是,第二身份、匿名的,或者统称叫非实名,做的还挺好。因为,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角色扮演。当你不用第一人称时,你现实的身份就起不到作用,在社区里,你就必须靠角色扮演和等级,来重新构建你的身份,而重新构建的过程中,说什么,做什么,这些行为本身就可以构建商业模式,可以用来赚钱。六间房的关系套现,核心就是研究这个问题。在社区里,按照这种体系,我们会形成谁是老大,谁是小弟,谁是明星。对于社区里捧他们的人来说,他就是天皇巨星,今天送两朵花,明天送辆跑车,后天送个飞机都可以,当然这些都是虚拟物品。非实名更容易建立关系。我觉得,社区的本质就是这个。

“做屌丝生意,就要看到每个人屌丝的一面”

刘岩:我最近有两个观点。一个是所谓的全民屌丝,身边的人都说自己是屌丝,比如吴海,他爸他妈都是老师,受过高等教育,上千万的财富总有的吧,他的价值观也不是屌丝,但今天自称屌叔,说明什么?说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,不管你是受人崇拜的公知,你是名校高材生,还是你是大老板,每个人都有屌丝的一面,在那一面你很郁闷,很愤青,所以,产品基于屌丝去设计,并不是针对局部市场,要想做给全中国老百姓用,就得照着屌丝去做。吴海有句话,市场营销就是要尽可能的覆盖最广泛的用户,市场营销所谓的分众,其实挺扯的。

第二个是关于移动。早期都说移动是碎片时间,打车,坐地铁什么的,今天回头看,其实已经比较扯淡,如果你还是这个观念,你就做不好移动了。自己算一下,你花在手机上的时间,有多少是在办公室,在家里,有多少是在路上、移动中,说是移动,其实今天的主流场景已经是移动设备固定地点使用了。很多事情,要动态的看,辩证的分析。
0.jpeg

7万

风云币

0

活动币

12万

积分

金甲骑士

积分
127710
QQ
发表于 2013-7-9 21:19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是一个层面了……
平平淡淡才是真……
回复 鲜花 臭蛋

使用道具 举报

2万

风云币

2

活动币

5万

积分

金甲骑士

风云有你有我 携手一路同行

积分
54382
QQ
发表于 2013-7-9 21:41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:}
回复 鲜花 臭蛋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小黑屋|手机版|【风云单车】中国不间断骑行联盟|耀骑|八天川藏 ( 京ICP备2020035694号-1|11010802033067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4-6-2 13:4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